背景信息
相互交织的歧视
种族歧视并非以同样的方式影响弱势群体中的所有成员。《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重点关注多重或严重形式的歧视问题,这些问题在受歧视群体的妇女中最为普遍,另外,残疾人、艾滋病毒携带者/艾滋病患者、儿童和老人也深受其害。他们往往是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遭受经济困难、排斥和暴力的风险更大;往往受到多重歧视。
联合国展览:以身作则,我是“平等的一代”
从议会、学校到媒体,妇女领袖呼吁采取行动,解决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对性别平等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次展览展示了其中一些问题。
图为(从左到右):法蒂玛?艾哈迈德,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桑给巴尔女子体育运动的创始人;玛丽萨?加芙列拉?索拉诺,洪都拉斯人权活动人士和女权倡导者,专注于非洲人后裔的权利;拉沙?哈法尔,屡获殊荣的突尼斯妇女权利活动家。
妇女署/Tsitsi Matope;
妇女署/Carolina Pereira;
妇女署/Ryan Brown
种族和性别
基于种族和性别的交叉歧视的影响最为广泛。尽管长期以来这种交叉歧视一直被人们忽视,但1995年北京第四次妇女问题世界会议认识到,“许多妇女由于种族、语言、民族、文化、宗教、残疾或社会经济阶级等诸多因素,或因为她们是土着人民、移民(包括妇女移民工人)、流离失所的妇女或难民,在享受人权时要面对更多障碍。”
《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
在《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各国宣称他们“深信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以及相关不容忍行为在妇女和女童身上存在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且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她们生活状况恶化,遭受贫困、暴力以及多重形式的歧视,被限制或剥夺人权。”各国还认识到,“有必要将性别观纳入到打击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以及相关不容忍行为的政策、战略和行动纲领中,以解决多重形式的歧视问题。”
平等与不歧视原则是所有人权文书的基础。由此可见,按照人权法,所有妇女都必须有权充分享受她们的人权
妇女是多元化的群体
作为权利拥有者,妇女并不是一个单一群体,她们可能在不同背景下受到不同形式的歧视。为了保护、促进和提高妇女人权,倡导者和决策者必须考虑妇女在以下方面的差异:
- 年龄
- 社会经济地位
- 种族/族裔背景
- 宗教
- 国籍
- 公民身份
- 地位
- 健康
- 是否残疾等。
处境最不利且最弱势的是少数族裔社区的妇女。她们在社会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面临着更加严峻的问题。
妇女受到多方面的歧视
妇女占世界最贫困人口的大多数,而少数族裔的妇女受到的歧视更加严重。妇女受到歧视性劳动惯例的影响格外严重,经常被迫进入地下经济或非正规部门工作。受种族歧视的群体无法平等地获得医疗、教育或司法服务,而妇女受到的限制更加明显。
妇女是人口贩运的受害者,还常常受到种族歧视,遭到双重压迫,尤其处于弱势地位。某些种族或族裔的妇女可能特别容易遭到贩运或者沦为贩运者的目标。难民妇女和移民妇女也更容易受到暴力侵害,她们缺乏代表,行动自由受到限制。
因性别和种族而受到歧视的妇女常常沦为暴力侵害的对象。在武装冲突中,妇女有时会因为其种族或族裔背景而成为被明确针对的目标。纵观历史,强奸和其他形式的暴力侵害妇女行为一直被当作冲突中的武器。
作为战争手段的暴力侵害妇女行为和性暴力
《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多次提及性别,特别关注暴力侵害妇女行为。
反对种族主义世界会议在《行动纲领》中敦促各国,“性暴力曾作为一种战争武器被大规模使用,国家有时加以默许或纵容,承认这种暴力是对国际人道主义法的严重侵犯,在确定的情况下,构成危害人类罪和/或战争罪,依种族和性别划分歧视,使妇女和女童尤其容易受到这类暴力的伤害,而这种暴力往往又是与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相关不容忍行为相互关联的”。
《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还呼吁,针对对此类罪行,要结束有罪不罚的现象,并且起诉相关责任人。
联合国行动
国际和区域机制
通过联合国《》等国际文书,以及马普托《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宪章对于非洲妇女权利的议定书》和《欧洲联盟两性平等指令》等区域机制,国际和地方公民社会、国家政府、区域法院和机构,以及国际机构越来越承认妇女的权利。《》等其他机制也强调少数族裔妇女的权利。
聚焦:扎伊纳布?班古拉
在极端贫困中长大的扎伊纳布?班古拉(Zainab Bangura)不断取得进步,最终成为负责冲突中性暴力问题秘书长特别代表(2012至2017年)。在这次采访中,她谈到了担任这一职位的感受。
联合国图片/Tobin Jones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根据《》的规定,批准该公约的185个会员国禁止在法律和实践上放任国家和私营机构在生活的所有领域直接或间接地歧视妇女。《公约》禁止结构性歧视和交叉歧视,前者由既往的歧视和文化传统造成,后者则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歧视结合并互相影响恶化形成,例如基于性别和种族歧视妇女。
联合国妇女署
多年来,联合国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性别平等的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例如,资金不足和缺乏公认的推动力引导联合国对于性别平等问题的活动。2010年7月,,即,从而应对此类挑战。
所有人类发展和人权问题都有性别层面的问题。联合国妇女署,从而全面推动进展。
妇女地位委员会
妇女地位委员会(颁厂奥)是专门致力于促进两性平等和赋予妇女权力的主要全球政府间机构。它是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经社理事会)的一个职司委员会,由经社理事会1946年6月21日设立。
聚焦:大师班系列
教科文组织:反对种族主义和歧视大师班系列
本大师班系列是一项,旨在增强学生权能,让他们在学校和社区中成为反对种族主义和歧视的青年倡导者,并传播如何化解种族主义和歧视背后的机制。
课程采用基于人权的方法,为青年参与者、专家、顾问和受邀人士提供对话空间和同侪学习论坛,公开讨论社会中侵蚀社会和道德品质的禁忌问题。主题包括基于性别的歧视。
教科文组织图片
会议和首脑会议:千年宣言
1990年代,联合国多次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和首脑会议,就共同发展愿景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全球共识,最终在2000年千年首脑会议上通过了。
这一共同发展愿景的前提是:包括发展权在内的人权框架是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在八项千年发展目标中,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力列于第叁位。
可持续发展目标
2015年,联合国所有会员国通过了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17个目标中,目标5旨在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能。
我们的进展如何?
尽管对妇女的歧视与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相关不容忍行为极大地交叉影响,但将各个人权机制联系起来以促进面临多种形式歧视的妇女享受权利的工作仍然有限。
相关链接
人权
性别
文件
相关纪念活动和会议
* 链接到英文